溝通的罩門從測驗精準呈現
沒錯,我能上台簡報,能與學員互動,但溝通一直是我的罩門,就像是命運註定一般,我便立馬報名參加課程,也很幸運的,獲選參加課程的資格。
上課當天的課程內容非常緊湊有趣,但更讓我最驚訝的是,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,在一開始的分析就完整準確的呈現出來,其實連我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。
當下我從頭皮開始發麻,也更確信我來對了課程,巴不得把所有課程內容狠狠的刻在腦袋裡頭,一輩子忘不掉。
事情非黑即白,但更應該選色溝通
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幾次不愉快的合作經驗,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,合作夥伴卻沒有辦法達到。
我自認為我該做的都做了,將自己的心得傾囊相授,不時的給予關心,時常提醒,並在出錯的時候給予和緩的建議而不是情緒化,最終卻還是與期待的成果相左。
我一直認為我已經把溝通做到最好,按部就班的完成這些事情應該不會太困難,這是我一直放在心裡難以理解的事。
直到參與了這次課程,我才發現原來我給予了對方最難以接受的溝通方式,用錯溝通方式,怎麼能夠期待對方能夠接受並理解呢?
盡收眼底觀察,腦中不斷選色
課程結束後直到現在,我把小卡片每天都放在皮夾裡,偶爾想到便拿出來思考,我剛剛觀察的狀況是不是有吻合?
持續不斷地運用,截至目前為止還不能說我有十足的進步,但至少在上完出色溝通力以後,我已經可以強迫自己改變時常低頭的習慣,讓自己的眼光充滿了顏色,藍綠金橘,這肯定只有上過小卡老師的課程才懂。
我漸漸發現,觀察人開始變成了一件有趣的事,而不再像以前一樣,『 有觀察,但沒有懂 』,最終我期待我不只能看懂,還能靈活的換檔。

將這份小卡老師給予我們的工具,運用自如,只要不斷練習改變,相信我就能夠有所改變。
註:本文作者黃得智 專職 Apple 講師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